老师们回忆创办之初,系里只有总面积三五十平方米的几间房,冲洗照片的暗房由公共厕所改造而成。1000多元钱买来了5台“珠江”牌相机,学生的桌椅由老师们自己用板车拖回来
学院与近50家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知名网站和广告公司签订正式实习协议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围绕京广线上的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和深圳五个中心城市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打造了一条“实习京广线”。学院长期凝练的“制度化推进实践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文|强月新
春日烂漫时,沿着樱花大道走至花团锦簇的尽头,满目映入浓郁绿意之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喧嚣斑斓中显得格外沉稳。薪传四十载,几度易名改制,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秉持“做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院训,犹如门口那座由第一届毕业生84级校友捐赠的“鼓呼石”一般,坚定且历久弥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供图
从陋室几间到樱花尽头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全面铺开,时代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闻人才需求。1983年9月13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的积极推动下,武汉大学新闻系正式成立,吴肇荣教授担任第一任系主任,时任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吴冷西同志担任名誉系主任,著名新闻教育家毕奂午教授、何微教授曾在新闻系任教。当吴肇荣、吴高福等新闻系的“初创人员”清点系里的“创业家当”时,不由得感叹立院之艰难:这一时期的新闻系只有2间陋室与9名教职工,在梅园一舍开展教学活动。当时,系里只有总面积三五十平方米的几间房,冲洗照片的暗房由公共厕所改造而成。1000多元钱买来了5台“珠江”牌相机,学生的桌椅由老师们自己用板车拖回来。
虽然办学条件困难,但新闻系发展迅速。1984年,新闻系正式招收第一届新闻学专业本科生,1987年广播电视学专业招生,1993年增设广告学专业。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招收第二学位生,每期招收20人,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并列为全国仅有的三家。
1995年6月初夏,“武汉大学新闻系”的门牌换成“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牌匾,具有了独立建制。学院搬至教五楼,一批既有较高学术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加盟学院,初创时仅有个位数的教师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学院全体师生想方设法推动学科建设,千方百计争取办学经费、添置办学设备、兴建实验场所,先后建立广播实验室、电视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各种教学、实验设备基本配备齐全,使新闻学子得以接触非线性剪辑、录影录像等当时前沿的新闻制作技术。
2000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这一时期,学院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2年,以学院为主体的联合攻关项目“现代传媒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被列为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004年,学院组织申报的“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被列为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12月,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决定,学院作为第一批共建单位,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与武汉大学共建,是湖北省首家。2017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一起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标志着学院发展进入新阶段。
新闻传播教育重镇的回响
历经40载风雨,武汉大学新闻教育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桃李满天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改革创新,学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一直咬定学科建设不放松,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定位精准,发展迅速,形成了强大的学科发展平台。学院于建系第三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新闻学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1999年获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作为全国第四家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之迅速,一度被学界和业界誉为“黑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学院依托学科实力整合资源,构筑学科交流的强力磁场,形成广阔稳定的发展平台。2004年,“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仅有的四家教育部基地之一。2006年12月,“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全国传媒类高校第一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拥有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与武汉大学共建的跨行业、跨学科、高层次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研究平台和智库“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与湖北省委宣传部共建“湖北省传播能力研究中心”。学院重视打造学术平台,曾同时主办两本CSSCI集刊。后经过重组改版,现主办有《新闻与传播评论》(CSSCI源刊,双月刊)、《跨文化传播研究》(集刊)、《传播创新研究》(集刊)等期刊。其中《新闻与传播评论》入选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核心期刊,办刊质量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在办学之初即提出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并重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学生博专兼顾,强化学生能力训练,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理论教学方面,学院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并践行“五位一体,融合创新”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创新人才培养效应和广泛社会影响。这一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获得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唯一新闻传播类特等奖。学院重视教材建设,2021年,罗以澄教授主持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国家级二等奖,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仅有5本教材获此殊荣。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自建系起就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时任系主任吴高福与时任校长刘道玉一道,拜访《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原广播电影电视部,为学生搭桥引线,叩开了媒体实习的大门。如今,学院建立了“规范化”“制度化”与“信息化”的实践实习机制与人才培养特色。学院与近50家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知名网站和广告公司签订正式实习协议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围绕京广线上的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和深圳五个中心城市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打造了一条“实习京广线”。学院是全国少有的几家能够为全体本科生安排实习单位的新闻传播院系,实习生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学院长期凝练的“制度化推进实践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有力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声誉,他们中的一大批成长为新闻传播业的精英和骨干,以及新闻传播研究的中坚力量等。据不完全统计,早期毕业生中有近40人分别获得过“中国新闻一等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广播电视“金话筒奖”,以及“荷赛奖”等荣誉。1985级新闻系毕业生中,曾有3位同时担任新华社分社社长;20余位院友担任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院长或副院长。学院确立了国际化办学理念,2015年起开设全日制留学生专业硕士项目,成功招收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科学研究方面,学院长期坚持理论研究与关注现实并重,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学院注重开展有组织科研,形成了跨文化传播、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智能媒体与数字营销、互联网传播等特色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研究方面,学院在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中最早设立了中外新闻比较研究生专业方向,最先设立跨文化传播学博士点,赋予学术研究比较的经纬、国际的视野和文化的质地,织就特色的学术图谱。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具有竞争力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团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得到了一致认可。“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已连续举办11次,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品牌活动。与瑞典哥德堡大学合作举办的“跨文化传播夏令营”,深受学子们的欢迎。近年来,学院科学研究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以2022年为例,发表SSCI、SCI等英文论文30余篇,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顶级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论文5篇,均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前列。
社会服务方面,学院协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两个高水平智库,服务国家战略。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库联合体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不懈探索中国传媒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及跨文化传播和中国传播创新的重要命题。相关成果获得社会与学界广泛认可,入选CTTI(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并被评为CTTI2018、CTTI2022年度高校百强智库(A级)。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自2016年以来历年均入选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社“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TOP100智库”榜单,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国家部委委托的国家级项目近200项。研究院成立以来,获国家相关机构采纳的政策建言有160余份,部分成果得到中央领导人批示,产生持续且积极的社会影响。
弦歌不辍再出发
40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优势,创建学科特色,形成错位竞争格局;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始终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保持一流水平,并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四十而立,从梅园的几间陋室到樱花尽头的碧瓦院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朝气蓬勃的学科新秀,成长为如今沉稳坚毅的新闻教育重镇。四十年接棒发展,教师队伍在变、学生在变,不变的是向上向善的追求,不变的是教书育人的守正,不变的是孜孜以学的劲头,不变的是新闻传媒人的使命。
(作者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