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秋粮收购进入高峰 农民"种粮卖得出"
时间:2024-12-20 10:52:2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眼下,全国各地秋粮收购进入高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类粮食主体累计收购秋粮超1.6亿吨,日均收购量达200万吨以上,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各地秋粮收购进入高峰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粮食主体累计收购秋粮超1.6亿吨,同比增加约10%;日均收购量达200万吨以上,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分品种看,中晚稻收购7000万吨,其中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四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超400万吨,政策托底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玉米收购9000万吨,其中东北地区超5000万吨。农民售粮顺畅,企业收粮积极,市场购销趋于活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粮食要种得好,还要储得好。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储粮方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各地积极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和现有仓房升级改造,粮仓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5500万吨。目前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各地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强化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和服务,助农减损增收。近10年来农户储粮损失率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

此外,今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储粮集团公司在河南、江苏、黑龙江、安徽四省符合条件的地区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目前,中储粮公布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217个,单日入库能力超17万吨,收购整体平稳有序。

各类支持政策发力显效

2024年,中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1.41万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表示,各类支持政策发力显效,推动了今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今年,中国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继续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9亿亩,比上年增长0.3%,连续5年保持增长。

同时,各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合理增密、水肥一体、“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技术,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加之今年全年大部分农区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光温水配合较好,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到394.7公斤,比上年增长1.3%。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80%。

在落实粮食生产责任方面,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2024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6个增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增产作用明显,充分体现了‘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要求。”付凌晖说。

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粮食产量何以再创新高?“从耕地看,今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525.8万亩,且耕地质量提升速度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稳步推进,中央财政提高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助标准。从农业科技看,今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达到新高度,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护航粮食增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说。

“总的看,尽管今年局部地区发生了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再上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付凌晖说。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安排,为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稳住“中国饭碗”明确了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有助于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

“农业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表示,随着中国粮食产量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下一步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粮食收购统筹组织,认真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增强市场购销活力。

标签:

最新
  • 各地秋粮收购进入高峰 农民"种粮卖得出"

    眼下,全国各地秋粮收购进入高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月18日发

  • 西平县重渠李庄小学开展“诚实守信 共筑校园”主题班会活动

    诚信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胸怀;诚信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坦荡

  • 36万亿背后外贸发展动能:结构优化 政策接续发力

    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 2%,其中出口增长6 7%36

  • 目中无人是什么意思?狂妄自大的意思怎么解释?

    目中无人是什么意思?‌目中无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一个人骄傲

  • 中国暗能量射电探测天籁项目加盟成为国际大射电天文台探路者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等创始成员国发起并建

  • 全球即时: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增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

  • 天天快资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城市更新涌动“年轻力”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 陈杭)在北京市东二环附近,透

  • 福建漳州:服务退役军人“大篷车”装满崇敬进社区 天天时快讯

    中新网漳州10月11日电(戴伟国)10日下午,一辆装满尊崇的服务退役军

  • 焦点快报!东西问|杨朝明:祭孔为何历久弥新弥广?

    祭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是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为了尊崇与怀念至

  • 浙江龙游推进“多田套合”:绿野上铺就乡村振兴画卷

    当阳光洒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士元实验区。从空中俯瞰,平整机耕路

  • 全球头条:第三方机构为个人“化债”真不靠谱

    我们公司现在月底业绩冲刺,有服务费减免活动。出具的债务重组方案

  • 环球精选!五大极具潜力的太阳能技术突破

    来源标题:五大极具潜力的太阳能技术突破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全球绿色

  • 南京地铁“入江龙”启动:长三角最深过江地铁隧道盾构掘进 当前快讯

    中新网南京9月6日电(记者 泱波)6日,在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规划洲尾

  • 法国将担任2024年服贸会主宾国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吕少威 李晓喻)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

  • 世界超高海拔地区抽水蓄能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环球今头条

    中新网西宁8月21日电 (孙睿 杨梦瑶)记者21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官方获

  • 谢文清谈文旅营销:别管City不City,坚持利用直播、短视频大胆宣传

    我就抓三项,抓龙舟、抓咏春、抓醒狮。这是广东省鹤山市文化广电旅

  • 旅游
    • 摩托车链条可跑4万公里 只需要更换磨损的部分

    • “鼠头鸭脖”涉事企业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还是餐饮管理

    • 《超级炸弹人R2》将联动《糖豆人》推出"糖豆人炸弹人"角色

    • 暴雨蓝色预警!16省区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局地有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