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中国的成立是开辟千年来未有人走过的道路,每一步都没有历史事件来参考,难免会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
(资料图)
在成立之初的十数年时间里,有一位党内人员曾风头无两,行事个人风格鲜明,以至于对他的评价一度有天翻地覆的惊人转变,当一切步入正轨后,哪怕其下属都有了个人传记。
可他却少有人提及,名字被有意淡忘在岁月的尘埃中,他就是柯庆施。
1962年,彭德怀给毛主席写过一封足足有八万多字的长信,陈述完对国家政策的看法及个人情况的申述后,还在有关用人问题上,彭老总特意指出:柯庆施的不可重用。
彭老总能在给毛主席的信件中,专门把柯庆施当作典型拉出来谈,措辞也相当严厉不留情面,可见对柯庆施不太认可,那么柯庆施到底做过什么事,与彭德怀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呢?
1959年之前,彭德怀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了对国家走向跟时局的看法,表达出对大跃进及总路线的观点。
此时柯庆施就在台下,会后当着彭德怀的面,将发言稿给拿走,彭德怀虽然不知道柯庆施到底要干什么,但拿走自己的发言稿总是件不礼貌的事,神情略有些不快,转头就也忘了。
广告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谁料,1959年庐山会议及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跟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柯庆施均激烈的反对彭德怀的意见,成为政治局里头一个冲着彭德怀发难的委员。
——他以拿走的那份彭德怀发言稿当依托,借用笔下生花的文字功底,将其观点与看法都化为不满宣泄。柯庆施的发言真是一鸣惊人,顿时激起千层浪。
毛主席会后找人谈话,柯庆施更直接表示:彭德怀的信就是对着总路线来的,彭德怀受到严重影响,整整6年时间,重要职务都被免除,仅挂职了一项中央政治局委员,被安排在吴家花园赋闲疗养。
彭德怀前半生为国家跟人民南征北战,任九死一生也甘之如饴,一颗心都扑在国家的发展和前景上,突然被歪曲发言遭受不公平对待,心情真是百感交集。
因而才有了1962年给毛主席写长信时,点出柯庆施这类人不能重用的原因。
毕竟小到家庭大到国家,要想蒸蒸日上,那就得心往一处想、力朝一处使,若总有人唯恐天下不乱,掀起内斗的血雨腥风,损失的依然是国家。
之所以彭老总的发言稿被柯庆施拿走后能大做文章,主要也是正戳中其擅长的领域,纵观柯庆施的经历,字字珠玑的笔杆子确实令人望尘莫及。
柯庆施原名为柯尚惠,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前往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主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亲眼见过列宁。
广告美女秀场 真人直播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返回上海的职务,就在中共中央秘书处。抗战爆发后,于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柯庆施写材料的本事着实被锻炼的首屈一指。
更何况逻辑这件事,本身就是正反皆能说,只要抓准论点能圆回来即可。
而柯庆施擅于政治钻营,也是一如既往的性格特点,党内许多领导人皆是看人识人的佼佼者,对于柯庆施曾多次表达出看法。
如1948年3月时,刘少奇组织讨论晋察冀和晋察冀鲁豫两大中央局的合并成立华北局问题,定下能进入华北局的成员为七届中央委员。
可柯庆施却以不是中央委员的身份进入了华北局,刘少奇对此表示反对,但结果依然未变,刘少奇只能留下一句:那后果会是很严重的。
由此可见,在如此规矩分明的前提下,柯庆施都能摇身而上,政治斡旋能力确实不可小觑。
1950年7月19日,更有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联名给华东局所发的一封电报,直接指明柯庆施在团结干部及履行工作任务方面是有缺点的。
那么柯庆施为何还能如鱼得水呢?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总能踩上风口。
建国初期,经济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阶段,钢铁及粮食的产量决定了在世界各国掌握话语权当家作主的地位,因此柯庆施准确的把握到时代的脉搏,开始吹起高指标的先锋号。
在他当主任的华东协作区,率先宣布华东五省市的上半年粮食产量达715亿斤,算上夏秋两季共达1200亿斤,相当于年增长率足足有70%。
不用多说,这其中泡沫绝对不小,而柯庆施对钢铁指标也给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
不光如此,柯庆施从发难彭德怀后看到了阶级斗争的甜头,接连批判了许多党内成员,更与动荡分子一起策划出针对艺术形式的改革斗争。
因各项大事件中都表现的风头无两,1965年1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柯庆施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也就是彭德怀写长信给毛主席指出此人不可重用后,仅两年时间,柯庆施就在16位副总理中位列第六了。
柯庆施仍有宏图壮志待实现,但生死无常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1964年时,医生就诊断出柯庆施患有肺癌,于上海华东医院做了肺叶切除手术,隔年三月,柯庆施前往成都疗养,但4月5日,李井泉等人设宴招待来成都的朱德等领导人,柯庆施宴会中喝了不少酒。
宴会结束后,柯庆施大概是肚子有点饿,又吃了不少的油炸花生米,就引发了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后来去世。
当时局再次风平浪静后,国家的发展走入了稳中有升的正轨,对于柯庆施也就逐渐无人提起了,功过是非也已成定论。
标签: